黄巾起义是哪一年 黄巾起义为什么失败

黄巾起义是哪一年

锯鹿人张角、张宝和张梁三兄弟经过十几年的精心准备,虽然计划遭到泄露,但还是发动了针对东汉朝廷的起义。然而起义经过短短的九个月,就被镇压殆尽,这一年是汉灵帝光和七年,即公元184年,刚好是一个甲子年。

黄巾起义

黄巾起义

这一年的二月,张角率领原本是他的三十万忠实的太平道教众,在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,岁在甲子,天下大吉”的口号下,揭竿而起,因为一个个头戴黄色头巾,因而叫做黄巾起义。不过起义军在短暂的胜利后,开始出现了进攻乏力的现象。因为早先计划泄露,所以汉室朝廷能够从容部署应对起义,不仅扼杀了腹地洛阳的起义,还联合了各地的豪强共同镇压。加上起义军指挥官的能力不足,终于被骁勇善战的皇甫嵩、朱儁等人全力剿灭。

同样是这一年,中央的汉室朝廷已经被宦官们把持了朝政。张钧认为这些本来身为穷苦百姓的叛军,之所以会起义造反,就是因为宦官们的专权。张钧上奏言明,说那些得势的宦官们的家属亲信,在各地胡作非为,抢占农田,导致民不聊生。然而百姓又是无处可以申辩你,才会铤而走险,聚众反抗朝廷。所以只要诛杀了十常侍,黄巾军见到自会撤军。不过奏折让汉灵帝给宦官们看了,最后张钧还是被扔进了监狱,汉灵帝又以私通罪处处死了张钧。

就在汉朝忙于对付黄巾军时,先零羌在边章、韩遂的率领下,攻打城池。虽然没有和风头正盛的黄巾军合作,但是两者对汉室的冲击是实实在在的。东汉王朝在黄巾军起义以及它所诱起的少数民族的叛乱下,被动摇了统治的根基,不久中华大地再一次陷入了分裂的局面。

黄巾起义为什么失败

东汉末年的朝廷是腐败不堪,官宦外戚的争斗使得朝堂乌烟瘴气,加上对西羌的连年战争使得徭役繁重,最终逼得百姓聚众起义。汉灵帝光和七年(公元184年),以张角为首的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响应,开始了对朝廷的反抗。由于起义军头戴黄金,所以称之为黄巾军。黄巾起义早先是势如破竹,攻城拔寨,但是在经历了短短的九个月后,就被汉军镇压,虽然后面也有小部分的闹事,但是终究不成气候。黄巾起义何以败地如此之快呢?

黄巾军

黄巾军

首先就是黄巾军所面临的敌人还是很强大的,不仅有数量庞大的官方东汉军队,还有各地的义军参与其中,这是整个地主阶级对他们的镇压。黄巾军虽然起先打了个对方措手不及,但是待到那边反应过来时,势必会反压回来。再者就是黄巾起义前夕,被叛徒出卖了消息,导致计划被打乱,最终造成了各地的力量难以相互配合。洛阳的起义更是直接被扼杀,这使得汉军没有了后顾之忧,自然可以倾尽全力对付外围的起义军。还有就是,两军的将领差距太大,汉军这边几乎都是能征善战的好手,什么曹操、孙坚更是后来逐鹿中原的枭雄。反观黄巾军这边,无论是作战能力,还是指挥才能都不及汉军。

还有一点,黄巾军起义的失败在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。他们缺乏大的战略构想,没有优秀的军事首领,起义的计划也不完备,起义时也是各自为战不配合,这样的军队怎么不会失败。而且本是农民的黄巾军到后来,竟然也烧杀抢掠,屠戮同是农民的百姓。离开了道义,背离群众的起义注定会失败的。

黄巾起义介绍

东汉末年,朝廷腐败,内部官宦外戚争斗不休,外部又是战事不断,繁重的赋税和兵役造假上连年的旱灾导致收入甚微,百姓是困苦不堪。在一道道重压之下,百姓的忍耐快达到一个顶峰,对当下的汉室朝廷已经失去了信任。就在这时,巨鹿人张角开始以宗教思想为工具,大肆蛊惑人心,最终聚集了万众的人民。在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,岁在甲子,天下大吉”的口号下,开始了对汉室的起义,因为起义军每个人都戴有黄色头巾,所以叫做黄巾起义。